10月13日,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肾内血液科完成首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穿刺,又一项新技术在我院成功落地。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SRD)及其相关病症发病率的增加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数据显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得以长期治疗生存,患者的透析龄明显增长。截止2022年底,透析龄超过5年的患者已达到了33.7%,大于10年的占比达9.8%,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达到了53.8个月。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是永久性血管通路,国内外均将其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也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
随着“内瘘优先”原则的落实,穿刺困难的内瘘数量与日剧增,而内瘘穿刺失败导致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
为保证内瘘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肾内血液科成立血管通路小组,建立完善的内瘘管理制度,引入超生设备进行可视化穿刺。
10月13日,血管通路小组对一位患者内瘘进行评估:该患者内瘘血管虽然扩张良好,但是位置较深,直视不清,触摸不清走形,盲穿不易成功。经过与患者沟通和小组讨论,选择了超声定位下动静脉内瘘穿刺术。

超声引导能精准定位血管通路位置,减少反复穿刺,延长内瘘使用时间,而此次穿刺是肾内血液科首次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动静脉内瘘穿刺。
这项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患者内瘘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内瘘使用率及绳梯穿刺普及率,大大延长了患者内瘘的生命!
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肾内血液科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患者透析的全过程,为每一位内瘘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更不断提升着他们在我院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供稿:廉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