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了首例FFR(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手术,精准地检查并科学评估了患者心血管的狭窄病变情况,避免了支架植入。FFR技术作为一把精准的黄金标尺,极大地提升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是心血管内科率先开展的一项全新精准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意味着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介入技术迈入精准诊疗的“心”时代。
这位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现其降支中段狭窄程度为70%左右,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处狭窄病变是否会引发心肌缺血,心血管内科田斌主任制定出更为精准的诊疗方案,并率领手术团队运用最新的FFR检查技术,为患者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最终测量结果显示,患者的FFR值为0.81,结合患者的整体病情与这一FFR结果,判定无需实施冠脉支架手术,从而避免了支架植入这一治疗手段。
术后,心血管内科团队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患者胸闷胸痛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患者感慨道:“这个FFR检测实在是太棒了!不用做支架手术,真的让我心理负担减轻了许多。有了这个精确的数字依据,我感到格外安心、放心!”
田斌主任指出:“FFR的应用有力地证实了,病变并不等同于心肌缺血,即便病变程度相同,也不意味着心肌缺血的程度一致。”通过FFR检测,一旦发现心肌并不缺血,这类患者便可以延迟血运重建,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就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过度治疗的情况发生。
从患者的经济角度来看,FFR技术的应用不仅削减了植入支架所需费用以及支架植入后长期服用口服药物的费用支出,而且能够为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精准指导,相较于单纯依靠造影指导,其对患者的预后更为有利,同时也协助心血管医师更加明确地分辨出哪些患者才是真正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的人群。
血流储备分数(FFR)介绍:是指在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血管所供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简单说,这个技术就是将一根细如发丝的压力微导管送入心脏冠状动脉内,经过精准的数据测量,便可测定出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从而让医生能够以准确的FFR数值作为科学依据,判断是否需要对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精准评估冠脉病变,避免支架过度使用。
FFR临床意义:FFR是冠心病功能学有创评估的金标准。FFR可用于评估各类不同病变:单支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串联或者弥漫性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等。同时,测得的FFR数值不仅指导进一步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包括是否进行介入干预,还能通过介入干预术后的结果来判断患者预后。
FFR优势:具有简便、精准、高效的领先优势,诊断准确度高,FFR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包括植入后需要的抗凝药物终身服用),而且能发现容易被造影结果忽视、却严重阻碍血流的病变。为患者及社会减轻了医疗负担。腔内影像及冠脉功能学指导的冠脉介入治疗策略安全、经济,并能改善患者预后。使用腔内影像及冠脉功能学指导冠脉介入手术决策,已经成为国内外冠脉介入发展的趋势。由于FFR能有效指导冠心病对应的治疗策略(药物保守治疗、介入干预或外科搭桥)。国内外冠脉介入指南都已把FFR指导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手术列为I类A级(最高等级)推荐。欧洲专家共识对其做出充分肯定:FFR是冠心病功能学有创评估的金标准。
撰稿:田 斌